筛选页广告
春天里的琴声
752
6.0
HD国语
春天里的琴声
6.0
更新时间:05月09日
主演:张杨,江昊桐,高瑕,冯艺
简介:

  角色演员备注
  张小琴张杨代表作品《梨花情》
  静云高瑕代表作品《建国大业》
  张小山江昊桐代表作品电视剧《我的故乡晋察冀》
  小琴母亲陈伟奋代表作品《喜耕田的故事》
  林若翔陆幸----
  宁宁冯艺茗代表作品《刘邓和他们的战友》《婚前协议》
  梁医生梁刚代表作品《春桃的战争》
  小海崔洋----
  罗明李桢----
  大山深处,乡村女孩小琴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贫困家庭的她却为去上学还是留在家帮助母亲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多病的弟弟犯了愁。在母亲斩钉截铁的肯定下,她最终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放心去上学。
  临走前,弟弟小山将口琴送给了小琴,让她对家有个念想。
  进入大学后,小琴不敢松懈,一边用功读书,一边绞尽脑汁的在想如何帮衬家里。迫切想挣钱的她,却被无德的小商贩钻了空子,家里给她的生活费也没有了。与此同时,舍友静云因为小琴出生农村,经常对其冷眼相看,然而静云的种种歧视,却被舍友宁宁看在眼里,两人经常为了小琴,展开种种口水战,小琴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小琴的勤奋用功和家境,让静云的高中同学也是小琴的同班同学若翔心生爱怜。若翔经常变相的帮助小琴,却被自强的小琴拒之千里。无奈若翔只能通过静云、宁宁、小海、罗明从而给她相应的帮助。
  小琴的家境被学校老师知道后,老师指引她去学校食堂勤工俭学,这样的机会让小琴欣喜若狂,在她看来这足够帮助母亲减轻负担。可噩耗接踵而至,弟弟小山突然晕倒了,小琴赶回家中,小山昏睡在炕头,她执意要带小山来城里检查病因,母亲又由于要照顾卧床的奶奶而无法脱身,只能让小琴独自带着小山前往城里。
  经过医院层层检查,最终小山被确诊为白血球粘液缺乏症也就是俗称的白血病,这个噩耗,无论对于哪个家庭都是毁灭性的,更何况像小琴这种家境,但坚强的小琴并没有被生活打倒,她瞒着母亲,独自担起了给小山治病的重担,干起了男人都很吃力的送水工,还好收入还不错,可如此的收入也无法填补小山巨额的医药费。消息传到了学校,大家都被小琴自强不息所感染,以若翔为首的同学们为小山进行了募捐,募捐现场还走来了若翔的母亲。
  静云在经历了被人绑架而被小琴搭救后,对小琴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她悔恨自己以前对小琴的种种歧视,拿出了自己积攒的全部费用,送去医院给小山治病,她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要像小琴一样活得有价值。
  若翔一如既往的默默呆在小琴身边,总在第一时间给予小琴帮助,小琴也从原来的拒人千里到后来的慢慢接受,因为她太需要个肩膀靠一靠了。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小山的病情得以康复,小琴拉着小山踏上了回家的列车,车上传来了悠扬的琴声。
  四年后,绵绵大山深处,小琴和教育局其他同事一起为即将高考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5466
2014
春天里的琴声
主演:张杨,江昊桐,高瑕,冯艺
全真之路
379
5.0
已完结
全真之路
5.0
更新时间:05月08日
主演:未知
简介:

  第一集 革命神仙
  此集讲述全真祖师王重阳创教之前,钟吕金丹道的发展脉络。晚唐时期,吕纯阳真人可谓唐代新兴道教的革命神仙,在吕洞宾的手中,传统道教完成了由外丹修炼到内丹修炼的转变,在吕洞宾之后,内丹修炼逐渐成为主流,全真南北宗断续发展,终于为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二集 重阳奠基
  此集讲述王重阳祖师的创教经历和他的历史功绩。王重阳在户县祖庵镇“活死人墓”得道后,创立全真,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并去山东传教,创立“五会”,收下全真七子。重阳祖师带四子西归,行至汴梁,祖师仙逝。两年后,四子迁祖师遗骨安葬于户县刘蒋村(今重阳宫)。从此,王重阳点燃的全真火种,渐成燎原之势,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第三集 七真宗师
  此集讲述七真宗师的传奇故事,这“七真”,后来成为全真教发扬光大之奠基人和播种者。在重阳祖师的感召下,马丹阳、谭处端、刘长生、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跟随重阳祖师虔心修道,七人终成正果,他们在国内广泛传播全真道的思想,广收门徒,如涓涓细流最终汇入全真教的洪流,终于使全真教在元代大行于世。
  第四集 一言止杀
  全真教在元代达到极盛的顶峰,与丘处机有莫大的关系。他73岁高龄时,应成吉思汗之请,万里西行,在大雪山行宫(今阿富汗境内)会晤,劝谏成吉思汗“固精守神”、“止杀保民”、“布法推恩”、“以孝治国”,缔结了蒙汉民族友谊,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典范。成吉思汗称他为“神仙”,册封他为“国师”,让他统领全国道教事务。丘处机大力发展全真教,慈善救人、好生恶杀,乾隆皇帝称赞他说:“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第五集 龙门天下
  丘处机在宝鸡磻溪、陇县龙门山苦修,他的苦行及心性修炼对后世教徒影响很大,他的门人后世形成全真教中最为重要的道派——龙门派,明清时期,道教界有“龙门弟子半天下”之说。至今,全真龙门派依然是道教界的中坚力量,全真教立下的清苦隐修、躬耕自养的教风,在陕西龙门洞传承至今,依旧保持着全真教的原初风貌,全真龙门派也因此门庭兴旺,弟子遍布天下,成为当今“道行天下、共创和谐”的重要播种者。

1315
2014
全真之路
主演:
船政学堂
780
1.0
已完结
船政学堂
1.0
更新时间:05月08日
主演:未知
简介:

  纪录片《船政学堂》整部作品规划六集,每集长度50分钟。2012年,纪录片《船政学堂》筹备阶段,我们就召开专家策划会,决定借鉴国内各省通过高端纪录片打造地域文化知名度的成功经验,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从“人”的角度切入,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既开掘“创办—保台—留学—整军—报国—启蒙—图治”等办学前后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件,更围绕船政学堂关键人物如左宗棠、沈葆桢、严复、魏瀚、刘步蟾、陈季同、萨镇冰等,展开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生动再现晚清“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福建船政学堂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揭示船政学子与中国近代变革之间的关联。全片的故事起点为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请创办马尾船政及学堂,终点为19辛亥革命后,严复在内心矛盾纠葛中仍然坚持唤醒民众、期待新人。六集片名分别为《海国图梦》、《孺子可教》、《问道“泰西”》、《蛟龙出海》、《一声叹息》和《世纪星火》,涉及时间跨度45年。
  马尾,史称马江,这里因诞生彪炳史册的船政局和船政学堂,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科技的重要发祥地、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船政学堂是中国梦的十九世纪版本,它由洋务派主要领袖之一的左宗棠、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于1866年底落户五口通商城市福州的马尾港。它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仿造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坚船利炮;二是用西方的师资培养能驾驶蒸汽轮船的“良将”和能用西方技术制造枪炮的“良工”。可是,这所厂校合一的海军学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却大大超越了创办之初设定的目标。
  船政学堂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为中国近代化输送了一批具有世界意识的杰出人才,可以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历史面貌,因为船政学堂的开办而留下了“急剧变迁”的伏笔。曾培养出严复、邓世昌、刘步蟾、魏瀚、陈季同、陈兆锵、萨镇冰等一大批具有世界意识和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他们冲破中国晚清腐朽王朝的重重局限,以前所未有的新视野和新方式与西方世界打交道,在思想、军事、外交、科技、工业、文学等诸多领域戮力改革、勇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是福建省乃至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进步、自强不息的精神缩影。近年来,作为船政文化的发祥地,福建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对船政文化极为重视,船政文化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讨话题,吸引着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然而,从电视人的角度来看,震撼性地全面还原、挖掘和深刻反思这段近代历史的大型电视作品,尚是缺无。随着船政后人、船政研究学者不断老故,对这一重大历史人文题材实施抢救性拍摄,已经刻不容缓。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机遇下,我们需要以新的历史观,去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由左宗棠、沈葆桢于1866年创建的船政学堂,与中国传统学堂完全不同,传统学堂以灌输儒家经义为能事,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船政学堂以学习近代科学为职志,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传统学堂禁锢人的思想,船政学堂解放人的思想。迄今为止,有关兴办福州船政的历史意义众说纷纭,但究其根本所在——船政学堂,其未被世人充分认识的重要价值至少有四:一是教育领域。近现代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诸多关键实践由船政学堂成型。船政学堂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推行外语教育、学用结合的工科学校,其在招生、外教聘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创立了一整套体系,为近代新式教育提供了成功范例。与1872年派遣的120名留美幼童相比,船政学堂派遣的欧美留学生,系国内新式教育培育之佼佼者,他们思想独立,胸襟博大,眼光独到,故能成为在学习西方文化和科技精粹后真正回国报效国家的群体,中国近代的留学生派遣体制因此得以形成。二是中西方文化交流领域。船政学堂学生群体在许多关键点上首开先河。哲学方面,严复第一个将进化论和逻辑学带入中国;文学方面,陈季同第一个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介绍到欧洲,王寿昌则第一个将法国言情小说《茶花女》介绍到中国,为晚清的“小说界革命”培育了最广泛的读者群;天文学方面,高鲁第一个将中国阴历换算成公元历,并创立中国近代天文学。船政学堂是晚清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传播和互动合作的关键平台,它所提供的不同文明间合作交流之镜鉴,至今意义重大。三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船政学子参与发动并投身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创立的《国闻报》,开世事之昏蒙,给小农意识浓厚的古老中国注入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现代意识,成为近代中国倡导科学民主的重要思想之源。四是保卫和经略台湾方面。船政学子大智大勇,功在千秋。1874年,早已觊觎台湾的日本派出舰队大举侵台,由福建船政精英组建的“福建水师”不仅在船政大臣沈葆桢率领下赴台强势威慑并驱走日军,而且在驻屯期间推行“开山抚番、解禁召垦”新政,为清朝大力开发和治理宝岛台湾奠定坚实基础。以上四点重要价值与当今现实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可以资镜鉴。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的摄制与播出,必将在海峡两岸及海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船政学堂》定位于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精品,大量挖掘船政学堂办学及其后世影响的珍贵史料和相关重点人物的真实故事,包括赴国外、台湾地区拍摄获取首次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以及英、法、美、日、德等国学者的有关历史评价、首次披露的国外博物馆珍藏的相关文物等,它是一部福建船政学堂的全新历史影像志。这部作品将告诉人们,中国梦的实现方式,从一开始就是与思想解放、与改革发展、与世界各民族间的和平、合作、交流分不开。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砥砺进取才能不断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161
2014
船政学堂
主演:
家道
77
6.0
HD国语
家道
6.0
更新时间:05月08日
主演:李易祥,冯波,兰世宁,郭法曾,王书勤,王志刚,温思年,孙一明,于根艺,宋盈莹
简介:

  在河南省民政厅、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文联等支持下,“中华孝道影视工程”首部孝道电影《家道》于2014年8月28日上午在河南宋基国际公益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举行开机仪式。
  该片原型王春来,出品人马杰、李少华、张建斌、蔡建灵,制片人杨建国、卢亚、尚桑,编剧杨振东,导演李强,演员李易祥、冯波、兰世宁、郭法增、王书勤、王志刚、温思年、孙一明、于根艺、宋盈莹等主创人员悉数到场。
  影片讲述狱警王向春(原型为狱警,多次被评选为全国“孝贤”)为了更好的尽孝瘫痪的父母,放弃进京工作的机会,以超凡的毅力和孝心,十二年如一日地精心侍奉二老。在事业、家务双重的压力下,他以惊人的魄力和耐力,创作了《监狱中队管理学》、《孝子警官日记》、《黑手伸出高墙》、《明天谁坐牢》等学术论文和长篇小说,他先进的孝道事迹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慈孝的高尚美德。电影立意高远,构思巧妙,线索清晰,情节既来源于监狱工作的事迹案例,又有强力的艺术效果,是一部反映忠与孝的影片。
  据悉,“中华孝道影视工程”组委会是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公室、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七部委组成)指导下,由河南国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和神州(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并负责具体运营,旨在向全球华人弘扬、传播孝道文化。该“工程”主要内容拟在全国范围内精选24位孝贤,以他们的孝道事迹改编成电影,拍摄24部孝道高清数字电影,树立“新二十四孝”典型。孝道电影《家道》是该“工程”拍摄的首部电影,预计10月份全国公映。

840
2014
家道
主演:李易祥,冯波,兰世宁,郭法曾,王书勤,王志刚,温思年,孙一明,于根艺,宋盈莹
首页
电影
连续剧
综艺
动漫
伦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