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史上最大的客轮沉没事故——歌诗达协和号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海岸附近撞上暗礁。这艘半沉的邮轮曾是一座漂浮的游乐宫殿,载着超过4200名乘客和船员,但在随后的两年里,它却成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旅游景点……以及一颗生态定时炸弹。让我们重温邮轮上乘客拍摄的沉船之夜。然后,见证随后的艰巨工程挑战:来自24个国家的500名专家齐心协力,将这艘11.4万吨的邮轮从暗礁中打捞出来。
美国犹他州一年一度举办的圣丹斯独立制片电影节上,罗伯特·斯通(Robert Stone)出品的《潘多拉的承诺》获得了最广泛的争论和非议。因为这部纪录片几乎用不可能再颠覆的拍摄手法,记录了几位最激进最知名的环保主义专家,是如何的从极端的激进反对,冒着生涯与名誉的风险,站出来重新为核电发展背书。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民众对核电站安全的恐惧继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在2011年,几乎所有的环保主义者都认定:核电是一项危险的行业,它会导致更多的疾病和死亡,意味着更糟糕的环境破坏和伤害。当时,核电发电量占美国全部发电量的近五分之一,占德国全部发电量的近四分之一,而在中国,仅占不到2%。可是在福岛事件两年后,人们却突然发现,弃核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可以确保环境更安全更美好,至少在目前的阶段不是。
现代英国奶牛场必须不断扩张,否则就会倒闭,但农场主斯蒂芬·胡克却决定逆势而行。他选择与自己的小群奶牛保持良好关系,对大型超市和奶牛场视而不见。最终,这部影片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令人捧腹大笑,催人泪下,温暖人心,讲述了在迅速消逝的英格兰,人、动物和乡村之间不可思议的联系。
一部关于比尔·沃特森创作的报纸漫画《卡尔文和霍布斯》影响的纪录片。
电影制作人玛吉·金蒙斯 (Margy Kinmonth) 邀请威尔士亲王殿下踏上一段历史之旅,颂扬其家族的艺术基因,并揭秘一系列出自古今皇室之手的非凡作品,其中不乏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影片以皇家庄园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几个世纪以来皇室成员的创作以及威尔士亲王本人的水彩画作,探索了一幅幅充满私密家庭记忆和观察的缤纷画卷。
纪录片《Finding Vivian Maier》定于9月份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影片揭示她的双面人生: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 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被摄影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主人公A,热爱音乐从工厂辞职,学习创作,他目前已有一百多首原创歌曲,他曾在北京地道卖唱,后因食不裹腹回到家乡徐州,靠路边演出谋生。主人公B,生于台湾,15岁随父家徐州,不久,父亲死去,孤独中,他自学了钢琴,音乐创作,MIDI音乐制作,他门徒众多,其中已有偶像明星。可他 依然住在廉租房中,依然靠倒卖电子垃圾为生,依然免费教育着热爱音乐的人。他们命运多舛,平凡,伟大,穿着破旧的衣服,唱着最动听的歌!
98岁的陈玉平(Grace Lee Boggs)是一位生活在底特律的作家、倡权者和哲学家。这是一部关于她的思想、倡权行动和生活的纪录片《美国革命:陈玉平的演进》(American Revolutionary: The Evolution of Grace Lee Boggs)。 陈玉平出生于1915年,父母是移民,经营中餐馆。陈玉平从小生活舒适,但感到社会需要变革。她毕业于伯纳德学院,后在布林莫尔学院攻读哲学,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少数族裔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境遇,毕业后,她在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图书馆谋得一份低薪工作。她在租住的地区无意中见到非裔市民抗议,从此关注和参与非裔美国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 后来,她到有大量汽车工人的底特律,和汽车制造工人和工人权益倡权人士James Boggs结婚。陈玉平和新婚丈夫度蜜月时,不得不在车里过夜,因为当时的种族隔离法令她的非裔新婚丈夫无法入住汽车旅馆。她成了非裔社区的一分子,参与当地的民权运动。 陈玉平的思想深受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影响。她的思想不断地演变,如今,她倡导非暴力,在家门口的草坪上放着“不要战争”的牌子。她认为,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领导人身上,变化应该从自身开始。年届高龄,她还组织“底特律暑假” 和“社区花园”项目,在一个衰落的城市里致力于社区的重建。
《非洲》由《Life》原班人马打造,是一部大型原生态纪录片。镜头将跟随主持人 大卫·爱登堡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陆,探索那些从未被发现、被记录的生物物种和壮观的非洲奇迹。
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茶文化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本纪录片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的产茶重地,记录下小小的一片那嫩叶是如何历经风雨被采下来,并经过复杂的工序和手艺焙制称清香四溢的坐上佳品。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观众走访了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肯尼亚,领略了千百年来茶叶在亚非各国落地开花,所滋养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底蕴。茶叶何止滋养了一方水土,更联络其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全人类的灵魂与情感。它本是一片绿叶,当与人类邂逅之后,它走过漫长的旅途,最终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信仰…
1997年京都议定书公布以来,世界各国针对环境、生态的相关电影陆续发表。而台湾终于推出第一部在戏院上映,以全高空拍摄的画面,讲述台湾环境现况的电影。由侯孝贤监製,国内空拍摄影师齐柏林导演、摄影,吴念真为影片旁白,以《赛德克‧ 巴莱》得到金马奖原创音乐的何国杰配乐。透过飞行在高空的专业摄影设备,我们会看见从未以如此高度和角度所呈现出来的台湾。从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鱼塭、城市等景观,我们看见台湾是如此美丽,但也看到各种环境面对人们的开发而造成的改变、破坏和伤害。土地累积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淀了一层层的污染。透过各个不同主题章节的串连,我们化作飞鸟,一起看见台湾,一起去看这个岛屿的美丽与哀愁。
影片《13 个雪莉:现实的幻象》用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 13 幅绝世名画构成了美国社会历史的现实风景,而历史正是由无数的个人故事所书写的——雪莉,一个美国女性的缩影,她走进霍普的画作,走过美国 20 世纪的重大历史时刻,见证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剧变:从珍珠港事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麦卡锡时代和冷战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和越战爆发、从股市崩盘到经济萧条、从猫王埃尔维斯•普利斯莱和摇滚乐到马龙•白兰度和玛丽莲•梦露……爱德华•霍普的绘画作品受“黑色电影”流派影响,相应的也影响了希区柯克、贾木许、文德斯等电影导演的创作。本片导演古斯塔夫•德池敏锐地捕捉到霍普的绘画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关联,精选霍普的 13 幅生活风景画作,以绘画与电影的对话为主轴,加以现实的叙述,用绘画、现实和影像组合出新的电影语言,利用灯光、颜色和音乐建构出剧场化的体验。宏大的议题倚托几近静止的精美画面,借用雪莉段落式的内心独白,以女性视角解读美国历史,书写出一篇新世纪美国女性的独立宣言,是美国文化前进的齿轮印记。
影片中既有器官贩卖经纪人、没有职业道德的医生的讲述,也展现了那些为了尽快拿到钱而愿意出卖器官的贫穷的男男女女,以及在遵守法律与生命中艰难选择的绝望病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文豪、《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通过采访塞林格的同事和朋友等圈子成员,试图去展现塞林格的童年、工作方法、婚姻等私人世界的秘密。
故事主轴以马雅人的2012/12/21末日预言贯穿。末日不如预言发生,但是贪婪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无度需索,予取予求,终于有一天新能源厂事故,造就人类自食恶果,文明毁灭。 以小男孩找到一把吉他作故事的开端,和爷爷在人类亲手造成的末日前夕相逢。 爷爷想着自己不会弹吉他而错过了某些人生与爱情,打电话给过去的自己,希望改变这个过去的事实,进而改变生命,让走到末路的人类文明起死回生。 “诺亚方舟”演唱会共以五大主题串联,从“末日:2012不是预言”、“留恋:时光静止的那一年”、“笑忘:如果还有明天”、“第一天:追寻第二人生”到“未来:美丽乌托邦”,其中呈现了逼真末日景象,包括仿佛沉睡海底等待启航的深海逃生舱,加上不断出现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和龙卷风来袭的末日异象。这一切都旨在把大家对于末日的恐惧在一瞬间全部逼迫出来,同时五月天更要带领观众抛开恐惧和悲伤,用欢乐与音乐享受末日前夕的最后一夜。 如果2012年玛雅末世预言成真,在这看似最后倒数的生命关头,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各自的人生?如果最后末日没有到来,你就有机会选择你的“第二人生”!
埃及像其他一些古代文明一样吸引着我们——但 3500 年前,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那里生活到底是什么感觉?埃及古物学家 Joann Fletcher 博士进行了一次迷人的旅程,寻找像我们一样的人,不是伟大的法老,而是建立并繁衍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古代文明的普通人,他们创造了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和一种非凡的死亡方式。埃及像其他一些古代文明一样吸引着我们——但 3500 年前,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那里生活到底是什么感觉?埃及古物学家 Joann Fletcher 博士进行了一次迷人的旅程,寻找像我们一样的人,不是伟大的法老,而是建立并繁衍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古代文明的普通人,他们创造了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和一种非凡的死亡方式。
鸦片是地球上最早的药。它为何灭而不绝,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呢?塔利班分子扬言要让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尝尝失败的滋味。但是坦白说,如果没有海洛因, 他们是不可能如此狂言的。
和孤独同样不朽的是什么?从奇莱到柏克莱,乱石磊磊的心间正在上升完成的,是诗……《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从杨牧朗诵的声音,展开对于一个庞大文学生命的追索。那个花莲中学里踟蹰的少年,大度山下论辩学习的身影,在爱荷华选读古英文的执着与好奇,乃至其穿梭于欧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资源,融会知识进入文学写作的尝试,那对于音韵与想像的计较的决心,均使人重读杨牧诗文时,更深刻地重新被撼动一次。
在东南亚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古老的王国,这里的海岸线超过3000千米,但在金灿灿的海岸之外,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生活着许多神秘的生物,以及森林中的巨兽。这个国家日新月异,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为了生存,这里的人们和动物团结协作,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充满了魔力与奇迹。
反传统电影导演萨姆·富勒 (Sam Fuller) 的朋友和崇拜者宣读了他的回忆录。
迈克尔·波蒂略带着 1913 年的铁路指南回到他的祖国西班牙,去了解美好年代勇敢的游客在衰落的西班牙帝国之旅中经历了什么。紧随其后的是马德里,他参观了英国公主和西班牙国王的皇室婚礼上发生的一起残酷的暗杀事件。
迈克尔向南前往历史悠久的科尔多瓦,与一位不同寻常的舞伴共舞,享受着集市的所有乐趣。进一步前往安达卢西亚,迈克尔到达了塞维利亚,这是他在西班牙的家乡,在那里,他在城里的烟草厂了解了一位名叫卡门的吉普赛女孩。
在赫雷斯喝完雪利酒后,他追溯了温斯顿·丘吉尔在西班牙太阳海岸的阿尔赫西拉斯进行的紧张的外交任务,最后讲述了英国在直布罗陀岩上的间谍活动。
在《我是女孩》中,我们认识了来自柬埔寨的 14 岁女孩金西,她在 12 岁时被迫出卖自己的贞操;来自阿富汗的阿齐扎,如果她去上学就会被枪杀;住在纽约贫民区的少女布里亚尼,梦想成为明星;来自澳大利亚的凯蒂,正在从自杀企图中恢复过来;来自喀麦隆的哈比巴,与比她大 20 岁的男子订婚;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努,在 14 岁时第一次发生性关系后即将成为一名母亲。随着她们按照文化要求的方式成长,我们看到了令人感动的坚韧、勇敢和幽默的故事。